在Boiler Room一砲而紅的Fred Again迅速在兩年間席捲全球,一股超級新勢力為電子音樂世界打開了新的感性紀元。還記得第一次聽到Fred Again就被他獨特的風格所吸引,異常Catchy的節奏搭配真實演說,彷彿置身在現實生活中,但又充滿驚喜與起伏,這首We’ve lost dancing,是Fred Again風格的經典作品之一。
[If I can live through (we’ve lost dancing) this next six months
Day by day (we’ve lost dancing)
If I can live through this (we’ve lost dancing)
What comes next, Will be, Marvellous]
這首在疫情下誕生的經典作品,反映的是當時震驚全球COVID-19對於世界的深刻影響,人們曾經習慣的自由瞬間被奪去,整個世界進入停滯狀態。被迫隔開的人們,在孤獨的黑暗端,因音樂而互相連結,徹底喪失在舞蹈之中,相信只要能通過這關卡,必定會揭開奇妙的新體驗——Fred Again的創作理念貫徹了這樣的核心,帶領我們袒露真實的情緒,不膽怯的徹底奔馳,在音樂中再次找回人與人之間的美麗連結。
We’ve Lost Dancing也同時出現在22年Ruben Östlund的金棕梠大作“Triangle of Sadness(台譯“瘋狂富作用”)”的最後一場戲,男主角最後在樹林裡大奔馳,將近整整五分鐘的奔跑把整部荒唐又寫實的電影推到最高點,作為整部電影的唯一一首配樂,兩位天才Ruben和Fred一起共同打造了電影歷史上經典的一幕。

Fred Again在學生時期認識他的老師Brian Eno(U2的製作人與氛圍音樂的先鋒),Fred Again的音樂風格深受Brian Eno的啟蒙。雖然Fred Again並未選擇走古典音樂之路,但他對於音樂的熱愛與投入使他成為了相當知名的音樂製作人,甚至在2020年獲得Brit Award的最佳製作人,當時的他才年僅26歲,對於古典音樂的認知和涵養也深刻地影響了他的創作。
在疫情期間,他回歸個人創作,開始使用生活中各式真實又瑣碎的素材,把它完美的融合進電子音樂中,誕生了經典的Actual Life系列
Fred Again在Actual Life發行後逐漸受到關注,他的音樂介於小眾與大眾之間,既獨特又親近聽眾,與Brian Eno(氛圍音樂大師)學習出的功夫讓它善於創造深度的情感氛圍,又加上多年製作人的經驗讓他的音樂淺顯易懂,同時交織於兩個世界,不過度艱澀,不過度商業,之所以Fred Again才能掀起一股電子音樂界的全新風暴,溫暖了世界各地的無數人們。相較於其他花枝招展的商業大名DJ們,他總是身著樸素,給人的形象如凡人,不混濁於成名的榮華富貴之中,始終保持著對於音樂創作的樸實初衷。
『This is the moment, if you got something you wanna let go of, this is the moment for us to do that together alright?』
『就是這個時刻,如果你有什麼想要放手的,想要分享的,讓我們一起好嗎?』
這是Fred Again在Boiler Room表演中最後一首歌播放前向大家說的一段話,大家都曾走過迷惘、痛苦、掙扎與孤獨的時刻,Fred Again的音樂踏進我們最柔軟的一面,連結你與我,曾經的苦楚釋放,一切化成歡樂的淚水,在感性中奔馳。
Fred Again絕對是這世代難得的音樂天才,在這冰冷的電子音樂世界中創造了一股暖流。